“深耕文学现场 共探文科教学新路径”
基础教学部召开“走进路遥”沉浸式直播教学研讨与工作总结会
2025年5月7日下午,基础教学部召开了“走进路遥”沉浸式教学研讨与工作总结会,围绕近期开展的“待到山花烂漫时”——走进路遥沉浸式直播教学实践活动展开深度复盘与经验分享,基础教学部主任张宝婧、副主任张向阳及教学团队李月媛、刘丽彬、师阳、罗晶先后发言,共同总结教学成果,分享心得体会,探讨教学创新路径。会议由张宝婧主任主持,部门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。
张宝婧首先回顾了此次沉浸式教学的筹备历程与现场直播情况,指出国家开放大学提出的“文游中国”大课堂沉浸式直播教学,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。她肯定了团队前期在方案设计、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扎实准备,认为现场教学中师生与路遥作品、历史场景的深度互动,为文科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。她强调,此次“走进路遥”教学实践不仅是一次课程创新,更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深度感知路遥作品的精神内核,在数字时代锚定人文学科的价值,为汉语言文学学科重塑尊严。
李月媛老师详细分享了筹备阶段的关键环节:从实地踩点到多次打磨教案、反复研讨改稿,团队累计召开十余次线上专题会议,力求将文学文本与实地场景有机融合。她特别提到,沉浸式教学对教师的知识储备、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,团队通过分工协作、跨学科交流,最终形成了“理论讲解—场景体验—情感共鸣”的立体化教学模式。
罗晶老师从经历、收获、不足、规划四个维度展开分享。她谈到,沉浸式教学让师生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,在路遥生活过的土地上感受文学创作的现实根基,这种“行走的课堂”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。教师在高强度协作中提升了团队凝聚力,路遥更成为全体教师的精神动力。她表示未来将以此次教学为起点,践行“文游中国”计划,推进相关论文与课题研究,持续完善沉浸式教学模式,助力教学创新发展。
师阳老师也分享了实践中的心得体会,她坦言,在承担教学任务时面临多重挑战,但通过反复推演预案、与后勤保障团队、技术团队紧密配合,最终化压力为动力,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。她特别感谢团队成员在筹备与执行中展现的“战友般的情谊”,认为沉浸式直播教学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。
刘丽彬老师结合自身感受,分享了沉浸式教学带来的双重触动:一是师生对路遥作品的热爱远超预期,“学生将路遥视为精神偶像,这种纯粹的文学共鸣让我坚信人文教育的价值”;二是教学模式创新带来无限可能,她建议将沉浸式教学经验推广至英语等其他专业,通过情景模拟、文化实地探访等形式提升语言类课程的感染力,同时提议在教学竞赛中引入沉浸式教学案例,推动更多教师探索“体验式”“互动式”教学方法。
最后张向阳在总结中高度肯定了此次沉浸式直播教学的实践成果,从“三大难点”与“三大突破”进行深度剖析:难点在于如何将文学抽象内涵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体验、协调多部门资源保障教学落地、兼顾不同学生的接受差异;突破则体现在教学理念的革新、团队协作机制的成熟以及拍摄技术的高水平呈现。他强调,此次研讨不仅是总结,更是新的起点,部门将以本次直播教学为契机,不断总结经验,持续推进教学改革,让沉浸式、体验式教学成为文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点。
此次会议在热烈的交流中落幕,与会者一致认为,“走进路遥”沉浸式教学不仅是一次课程实践,更是对文科教育本质的回归与创新。未来,基础教学部将继续深耕教学改革,以更丰富的形式传承文学精神,赋能人才培养,为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,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上一条:渭南分校来我部交流研讨 下一条:“追寻校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”基础教学部党总支开展参观校史馆主题党日活动
【关闭】